郑州领先心理咨询
预约电话:0371-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
地址: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英协路交叉口东南角盛润国际广场东座2002室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我的位置: 首页 > 青少年问题 > 青少年教育 >
青少年教育

你距离杀死孩子的自尊,仅一句之遥!

更新于 2016-06-26   | 浏览次数 0

孩子无法判断自己是什么样的人,他们会全部接纳别人对自己的评判。不幸的是,这种评判往往会成为现实。

 

“你真笨”

 

小区的健身器材区域是三岁的小女儿最喜欢玩的地方,在这里她能遇到许多年龄相仿的小伙伴。这里,也是观察父母与孩子互动方式的场所。

 

有一天,看到这样一件事情。

 

有个四岁左右的小女孩由妈妈和姥姥带着在健身器材区玩。小女孩非常活泼,在不同的健身器械之间快乐地跑来跑去。她的妈妈在一旁和别人聊天,她的姥姥则像老母鸡护小鸡一样,努力跟着小女孩跑来跑去,并不断提醒,“跑慢一点儿”、“小心,别撞到小朋友”、“抓稳了,别摔下来”……突然,小女孩不小心摔了一跤,趴在地上。然后,她一咕噜又站了起来。就在她又要继续跑的时候,姥姥冲了过来,一把抓住她,皱着眉头生气地说,“你真笨!”然后拍去孩子身上的尘土。这时,也赶过来的妈妈刚好听见姥姥说得话,就蹲下来对小女孩说,“你真勇敢!”然后,小女孩又继续开始疯玩。

 

过来一会儿,我又恰好看到那个小女孩和她的姥姥在聊天。不知小女孩给姥姥说了些什么,姥姥有点不满意地说,“你傻呀!”

 

我暗自摇了摇头,心理说,又是一个“爱”孩子的自尊杀手!

 

健康的自尊

 

刚到加拿大生活时,我就强烈感到西人孩子和华人孩子在人格气质上有很大不同。这种感受是实实在在的,尤其是当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和活动时更加明显。在西人孩子的眼里,看到的更多是自信和坦然,他们对自己更加认同,勇于为自己喝彩,他们不需要别人认可自己的价值,他们从内心深处就认定自己是一个独一无二、有价值的人。而在中国孩子那里,看到更多的是迟疑和不自信,或者是另一个极端,任性、霸道、不懂得尊重。这种差异的原因非常复杂,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,就是孩子是否拥有健康的自尊。

 

1969年心理学家纳撒尼尔·布兰登出版了《自尊心理学》,人们才开始真正认识到健康的自尊的重要性。在这部著作中,布兰登试图为不同心理问题寻找一个共性特征。他发现,无论一个人正在经受焦虑、压抑、强迫症、神经官能症、癖嗜或者在学校和工作中始终无法找到成就感,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因素:受到伤害或者未充分发育的自尊。

 

布兰登对自尊的定义是:一种“感觉自己有能力应对生活的基本挑战以及自己值得拥有快乐”的心理状态。拥有健康的自尊的人对自己充满信心,面对失败,他们不会气馁和退让,而是会寻求其他途径继续向前。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好,对进步充满渴望,对变化充满兴趣并抱欢迎态度。他们拥有内在驱动,无论别人怎么看他们,他们都坚信自己的价值。健康的自尊,源自孩子在幼年时感受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。

 

与具有健康自尊的人相反,低自尊的人无法体会到自己的价值。在他们眼里,自己的表现从来不好,甚至根本就不值得拥有出色的表现。他们的口头禅通常是,“我不行”、“我做不好”、“我不配”。即使机会就在眼前唾手可得,他们对自己强烈的否定也会让机会白白流失。

 

低自尊的根源,在于在幼年时期自尊和信心没有得到大人的滋养和保护,反而受到贬损和“摧残”。当这样的孩子年纪稍大,大人可能对他们的胆怯、缺乏自信不能理解甚至无法容忍,甚至会变本加厉地采用批评和挖苦的手段,妄图以此来提振孩子的自信,“逼迫”孩子变的更加勇敢。但是,他们不明白,导致这个恶果的原因正是自己一直以来的错误管教方法。孩子的自尊早已被他们扼杀在“摇篮”里。这样的孩子长大,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重拾自尊和信心,都在为寻找自我价值而苦苦挣扎。这是一出原本可以避免的人生悲剧。

 

心理学的研究表明,孩子三岁之前的经历对他们未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最为重要。中国自古也有“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”的说法。在孩子人生最初几年,呵护他们的心理与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同样重要。孩子不是小动物,只要有吃有喝就能安然无事。除了生理需求,他们的幼小心灵也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滋养。如果我们没有采用正确、积极的方法对待,或者以工作、事业为借口将养育孩子的责任委以他人,我们未来可能就不得不面对一个缺乏自尊、自信,总是逃避、放弃的孩子。对任何父母,这个结果都将是一个无法摆脱的梦魇。

 

自尊杀手

 

所谓自尊杀手,就是那些贬低他人自我价值的表达或者行为方式。这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。第一种是用尖酸刻薄的话进行讽刺、挖苦和嘲笑,另一种就是为孩子贴上负面、消极的标签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、父母教育专家海姆·吉诺特曾经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比喻,“请注意,莫让诊断结果变病症。”他的意思是,如果你自己感觉到疼痛,你或许是错的——但是最终,你对自己的诊断会引来真正的疾病。心理尚不成熟的孩子无法判断自己是什么样的人,他们会全部接纳别人对自己的评判。最终,“标签”成为现实,孩子真的就会变成别人对自己评价的那种人。

 

在中国,传统上父母更多是通过批评、不断发现和纠正孩子的缺点来教导孩子。我们小的时候,许多人就是这样被父母、老师贴上各种负面标签。当我们成为父母,我们也会不自觉的将这种挖苦、嘲讽和贴负面标签的做法用在自己孩子身上,成为他们的自尊杀手。

 

我们成为孩子的自尊杀手很简单,只一句之遥!只要我们对孩子说过下面这样的话。即使那些最有爱心和谨慎的父母,有时也会在不经意间扮演自尊杀手的角色。

 

“你真笨!” 

 

“你傻呀!”

 

“你怎么这么蠢!”

 

“你是榆木脑袋!怎么总也不开窍!”

 

“你真没出息!以后长大了怎么办!”

 

“你猪脑子!”

 

“你怎么一脑袋浆糊呢?!”

 

“你总是马大哈!”

 

“你怎么总粗心大意呢!”

 

“你做事情就是喜欢拖拖拉拉!”

 

“你胆子怎么这么小!见了人从来也不叫!”

 

“你就是个讨厌鬼!”

 

“你真烦人!”

……

反思一下对孩子的言行和评价,每个父母都会发现自己或多或少对孩子说过类似的话。孩子就像一块洁白的海绵,我们是把他们浸入一盆肮脏的水,还是浸入洁净的清泉?这个问题不难回答。回到生活中,我们每个父母都需要小心谨慎,千万不要让自己沦为孩子的自尊杀手。


上一篇:为什么他有我没有?   下一篇:懂事的孩子,其实活在很深的绝望里
分享到:
版权所有:河南领先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: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英协路交叉口东南角盛润国际广场东座2002室
电话:0371-86667057 86667059 86667053    网址:http://www.lxzx999.com/

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847号

豫ICP备16018227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