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的婚姻能不能长久,就看伴侣这1点,基本错不了
更新于 2025-10-17 | 浏览次数 0
和伴侣结束旅行的我,再读钱钟书的《围城》,有一段话让我深有感触:
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,应该先共同旅行一个月; 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,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,彼此厌恶,还没有吵嘴翻脸,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; 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。
朋友小蕊最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和男友分手。
两人相处了快一年,之前的恋爱体验一直都很好。直到最近几个月,男友对小蕊的态度越来越敷衍。
比如男友总是推掉周末的约会,就算见了面,他也只会用“嗯、啊、哦”来回应小蕊。
这样的次数多了,小蕊也就懒得再主动约他,于是两个人陷入了冷战,一星期都说不上几句话。
小蕊觉得,再这样下去肯定会分手,便很认真地和男友谈了谈。
结果他只是找借口说最近工作压力太大了,没有多余的精力经营感情。
小蕊既生气又难以理解:“明明我的工作压力也很大啊,但我也从来没有将压力带到感情中,怎么他就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呢?他会这么说,肯定是不爱我了!”
小蕊想要分手,可想到之前俩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舍不得,感到非常纠结和痛苦。
其实像小蕊这样的情况,在生活中非常普遍:
伴侣之间明明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,但就是因为无法化解、处理好其它领域带来的压力,而让关系走向了破裂。
这主要是因为压力事件,会导致亲密关系陷入到3种失衡状态中:
1、压力事件让人陷入“情绪无能”
心理治疗师Dr.Mayra Mendez将“情绪无能”定义为:
将情绪拒之门外,可能会使人感受到缺乏情绪反应的心理情感过程。
换句话说就是,当压力积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有的人会主动选择隔离情绪。
例如:与他人刻意保持距离;比起聚会更愿意独处;曾经喜欢的事情也变得索然无味;总是有一种无力感;不愿意回应他人……
而小蕊男友“没有精力经营感情”的状态,正是一种“情绪无能”的表现。
压力事件造成了他的情绪无能,情绪无能又让他刻意回避亲密关系,拒绝与伴侣沟通。
而他又从来没想过去解决问题,只是推脱、逃避,这才让他和小蕊的关系陷入到第二种失衡状态中。
2、“压力交叉”让伴侣感到心神不宁
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“压力交叉”,指的是个体的压力在伴侣之间交叉传递,一方的压力变成另一方的压力。
就像小蕊,她原本是希望从这段亲密关系中获得力量,可因为男友不堪压力的困扰,导致两个人之间的负面互动增多,逐渐疏远。
而这样的疏远,让小蕊感觉到心神不宁,造成她的负面情绪不断地积累,过度承受了感情危机带来的压力。
最终,双方的关系也就更进一步地失衡。
3、压力事件容易造成“庶务瘫痪”
生活本就是由无数的小意外组成的,漏水的水管、坏掉的灯泡、水槽里的碗、洗衣机里的脏衣服……这些都是生活中很不起眼却又不得不处理的小事。
若是有一方伴侣困于压力事件,失去了处理生活琐事的行动力,势必需要另一方承担更多。
学者Anne Helen Petersen将这种对琐事的拖延情况定义为“庶务瘫痪”:永远没法起身去做待办列表里的小事。
而无尽的琐事,又是最累人的,若是这种倦怠状态长时间得不到调整,两个人势必会走向分离的结局。
正如哲学家Epictetus所说的:
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,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。
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伴侣,一段关系想要更好地维持下去,势必需要双方不断地磨合与调整。
如果你决定要和伴侣一起面对压力事件,可以尝试这样做:
1、积极参与压力事件本身
在面对压力事件时,有的伴侣会趋向于表达、宣泄,而有的伴侣则会选择一个人默默消化。
这时我们可以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,主动帮助伴侣一起处理压力事件。
我们参与的程度越高,对伴侣的支持也就越大。
例如,伴侣因为工作压力烦闷不已,即便领域不同,提供不了实际性的解决方法,也可以提供情绪价值,让伴侣从负面情绪中抽离;
又或者,伴侣因为孩子的问题倍感压力,我们可以主动给予慰藉,协同解决问题等。
同样,在我们陷入压力事件时,也可以主动寻求帮助。
只要两个人愿意共同承担,再大的压力也会化整为零。
2、时刻谨记:我们唯一需要对抗的是压力本身
在面对因压力事件产生的纷争时,我们很容易将“伴侣与压力之间的矛盾”,转化为两个人之间的矛盾。
所以在处理压力事件时,我们需要有一个“集体意识”,即:我与伴侣是一体的,压力事件才是唯一的敌人。
之后我们需要以压力事件为中心,去和伴侣沟通各种解决问题的方式。
3、与对方的压力状态“共情”
压力事件发生时,伴侣不仅会被压力本身影响,也会被我们给予的反馈所影响。
这就要求我们要与伴侣的压力状态产生“共情”,多多关注伴侣的情绪,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,不要忽视掉对方的求救信号。
同时也可以增加比如拥抱等非语言性的互动,让对方明白无论发生什么事,我们都会陪伴在TA左右。
当然,很多时候,我们不可避免的会成为压力较大的那一方。
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类似的症状:
不容易入睡或很早醒来;
突发的健康状况;
发现自己容易发怒;
变得神经质,很容易焦虑;
健忘,比如刚想做的事突然记不起来;
暴饮暴食或没有食欲;
容易受一些声音或周遭环境的困扰,无法集中注意力;
忍受不必要的身体不适,例如任身体继续疼痛;
对以前的爱好,突然不感兴趣了;
容易自责或责怪他人;
突然只想躺着,什么都不想做……
我们可以先试着这样调整:
1、承认压力的存在
也就是说,当你感受到压力时,不要逃避它,允许自己感知到压力,包括它是如何影响身体的。
2、做些缓解压力的小事
a. 积极的心理暗示
我们可以用积极的心理暗示,来代替逃避压力。
比如当我们因为压力而产生心跳加速等生理反应时,可以用“我很兴奋”代替“我很紧张”。
b. 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
在压力大时,人确实会不想动。
但研究发现,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,不仅能够刺激内啡肽的释放,让人感到愉悦,还能对压力荷尔蒙的释放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。
所以即使是在楼下散散步,你也要尽可能地动起来。
c. 冥想
大量研究表明,正念冥想可以减轻心理压力和焦虑,即使是短期的冥想也是有效的。
压力让你感到喘不过气时,你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,花5分钟时间坐下来练习冥想。
冥想时要关注当下,如果杂念侵入,那就承认它们,然后请它们离开,不要因为任何精神上的动摇而改变自己。
之后再重新聚焦,让注意力回到当下。
除了个人做出努力外,也应该坦诚地告诉伴侣自己所承受的压力,谈谈自己的情绪和感受,让对方时刻了解自己的心情状态。
毕竟互相倾听是关系建立的基石,倾诉的过程也是关注自我、了解自我、重建自我的过程。
此外,我们也可以尝试从压力状态中适度抽离,去和伴侣做一些积极的互动,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理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。
这个时候再回头看那些压力事情,或许就变得不值一提了。
图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